上欲引戰艦自淮入江,阻北神堰,不得渡;北神鎭在楚州城北五里,吳王夫差溝通江、淮,後人於此立堰者,以淮水低,溝水高,防其洩也。舟行渡堰入淮。今號爲平水堰。艦,戶黯翻;下同。欲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,今楚州城西老鸛河是也。遣使行視,還言地形不便,計功甚多。行,下孟翻。還,從宣翻,又如字。上自往視之,授以規畫,發楚州民夫浚之,旬日而成,用功甚省,巨艦數百艘皆達于江,艘,蘇遭翻。唐人大驚,以爲神。
壬辰,拔靜海軍,始通吳越之路。先是,唐於海陵之東境置靜海都鎭制置院,西至海陵二百七十五里。宋白曰:靜海軍本揚州狼山鎭地,南唐於狼山北立靜海制置院,周得之,建靜海軍,尋升爲通州。先是帝遣左諫議大夫長安尹日就等使吳越,語之曰:自靜海軍東南至江口,於狼山之西渡江登陸,抵福山鎭,則蘇州常熟縣界,吳越之境也。先,悉薦翻。語,牛倨翻。比,必利翻。已而果然。
甲辰,蜀右補闕章九齡見蜀主,言政事不治,由奸佞在朝;朝,直遙翻。蜀主問奸佞爲誰,指李昊、王昭遠以對。蜀主怒,以九齡爲毀斥大臣,貶維州錄事參軍。臨亂之君,各賢其臣,卒之亡蜀者昊、昭遠也。
周兵攻楚州,踰四旬,唐楚州防禦使張彥卿固守不下;乙巳,帝自督諸將攻之,宿於城下,丁未,克之。彥卿與都監鄭昭業猶帥衆拒戰,帥,讀曰率。矢刃皆盡,彥卿舉繩牀以鬬而死,所部千餘人,至死無一人降者。唐失淮南,死於城郭封疆者猶有人焉。
高保融遣指揮使魏璘璘,離珍翻。將戰船百艘東下會伐唐,至于鄂州。
唐以天長爲雄州,以建武軍使易文贇爲刺史。二月,甲寅,文贇舉城降。贇,於倫翻。
戊午,帝發楚州;丁卯,至揚州,命韓令坤發丁夫萬餘,築故城之東南隅爲小城以治之。今揚州大城是也。揚州古城西據蜀岡,北包雷陂。治,直之翻。
乙亥,黃州刺史司超奏與控鶴右廂都指揮使王審琦攻唐舒州,擒其刺史施仁望。
丙子,建雄節度使眞定楊廷璋奏敗北漢兵於隰州城下。敗,補邁翻。時隰州刺史孫議暴卒,廷璋謂都監、閑廐使李謙溥曰: 卽牒謙溥權隰州事,謙溥至則脩守備。未幾,北漢兵果至,幾,居豈翻。諸將請速救之,廷璋曰:將,卽亮翻。易,以豉翻。北漢攻城久不下,廷璋度其疲困無備,度,徒洛翻。潛與謙溥約,各募死士百餘夜襲其營,九域志:晉州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。楊廷璋蓋潛軍而至,與隰州約,表裏相應也。北漢兵驚潰,斬首千餘級;北漢兵遂解去。
唐太弟景遂前後凡十表辭位,且言:上,時掌翻。齊王景達亦以敗軍辭元帥。唐主乃立景遂爲晉王,加天策上將軍、江南西道兵馬元帥、洪州大都督、太尉、尙書令,以景達爲浙西道元帥、潤州大都督。景達以浙西方用兵,固辭,吳越之兵雖於常州敗退,蓋猶遙應中國。改撫州大都督。立弘冀爲太子,參決庶政。弘冀爲人猜忌嚴刻,景遂左右有未出東宮者,立斥逐之。爲弘冀毒殺景遂張本。其弟安定公從嘉畏之,不敢預事,專以經籍自娛。從嘉是爲後主煜。
辛卯,上如迎鑾鎭,迎鑾鎭,本唐之白沙也。吳主楊溥至白沙,閱舟師,徐溫自金陵來見,因以白沙爲迎鑾鎭。白沙之地,本屬江都,唐分江都置永貞縣,吳爲迎鑾鎭,宋爲眞州。屢至江口,遣水軍擊唐兵,破之。上聞唐戰艦數百艘泊東㳍州,將趣海口扼蘇、杭路,東㳍洲,在泰州東南大江中,元是海嶼沙島之地。宋白曰:東㳍洲在通州東南,通州海門縣界。㳍,音布。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將步騎,右神武統軍宋延渥將水軍,循江而下。甲午,延釗奏大破唐兵於東㳍州;上遣李重進將兵趣廬州。 ,當作 。唐末,楊行密自廬州起,旣建國,遂爲重鎭。周師渡淮,舒、蘄、黃先皆款附,獨廬未下,蓋宿兵多,周師不敢輕犯也。趣,七喻翻。
唐主聞上在江上,恐遂南渡,又恥降號稱藩,乃遣兵部侍郎陳覺奉表,考異曰:十國紀年:實錄載其表云: 蓋當時所假之官耳。今從之。請傳位於太子弘冀,使聽命於中國。時淮南惟廬、舒、蘄、黃未下,蘄,渠希翻。丙申,覺至迎鑾,見周兵之盛,白上,請遣人渡江取表,獻四州之地,畫江爲境,以求息兵,辭指甚哀。上曰:復,扶又翻。覺拜謝而退。丁酉,覺請遣其屬閤門承旨劉承遇如金陵,上賜唐主書,稱 ,慰納之。
戊戌,吳越奏遣上直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直」下有「都」字;孔本同。〕指揮使·處州刺史邵可遷、秀州刺史路彥銖以戰艦四百艘、士卒萬七千人屯通州南岸。周旣克靜海軍,置通州。通州南岸蘇州常熟縣福山鎭之地,卽東晉之南沙也。
唐主復遣劉承遇奉表稱唐國主,請獻江北四州,歲輸貢物十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十」上有「數」字;孔本同。〕萬。於是江北悉平,得州十四,縣六十。光、壽、廬、舒、蘄、黃、滁、和、濠、泗、楚、揚、泰、通十四州。
庚子,上賜唐主書,諭以:凡唐舟艦在北岸者,皆許令引就南岸。辛丑,陳覺辭行,又賜唐主書,諭以不必傳位於子。
癸卯,詔吳越、荊南軍各歸本道;賜錢弘俶犒軍帛三萬匹,高保融一萬匹。吳越軍臨南沙,荊南軍至鄂州,各犒之使罷歸。犒,苦到翻。
丙午,唐主遣馮延己獻銀、絹、錢、茶、榖共百萬以犒軍。銀兩、絹匹、錢貫、茶斤、榖石,各以萬計,其數共爲百萬。
庚戌,敕故淮南節度使楊行密、故昇府節度使徐溫等墓並量給守戶;削其僭諡,存其故鎭。昇府卽金陵。金陵,唐之昇州,故曰昇府。其江南羣臣墓在江北者,亦委長吏以時檢校。長,知兩翻。
辛亥,唐主遣其臨汝公徐遼代己來上壽。言奉酒上壽,非聖節也。帝生於九月二十四日。上,時掌翻。
是月,浚汴口,導河流達于淮,於是江、淮舟檝始通。此卽唐時運路也。自江、淮割據,運漕不通,水路湮塞,今復浚之。
新作太廟成。庚申,神主入廟。太祖廣順三年,作太廟於大梁,至是始成。五代會要:太祖廣順元年七月,追尊高祖璟爲睿和皇帝,廟號信祖;曾祖諶爲明憲皇帝,廟號僖祖;祖蘊爲翼順皇帝,廟號義祖;考簡爲章肅皇帝,廟號慶祖。
辛酉夜,錢唐城南火,延及內城,官府廬舍幾盡。幾,居依翻。壬戌旦,火將及鎭國倉,吳越王弘俶久疾,自強出救火;火止,謂左右曰: 衆心稍安。
帝之南征也,契丹乘虛入寇。壬申,帝至大梁,命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命」下有「鎭寧節度使」五字;孔本同;退齋校同。〕張永德將兵備禦北邊。
成德節度使郭崇攻契丹束城,拔之,束城,漢勃海郡之束州縣也,隋改曰束城,唐屬瀛州。宋熙寧六年省束城爲鎭,屬河間。以報其入寇也。
唐主避周諱,更名景。避周信祖諱也。更,工衡翻。下令去帝號,稱國主,凡天子儀制皆有降損,去年號,用周正朔,去,羌呂翻。考異曰:世宗實錄、薛史,顯德二年乙卯十一月伐淮南,唐之保大十三年也。三年正月、四年二月、十月三幸淮南。五年戊午三月,江北平,唐之交泰元年也。而江南錄誤以保大十五年事合十四年。十五年丁巳改交泰,五月去帝號,明年乃顯德五年,又明年卽建隆元年,中間實少顯德六年。江南錄最爲差誤,其記李昪復姓,亦先一年。他事倣此,不可考按。故世宗取淮南年月,專以實錄及薛史爲據。仍告于太廟。左僕射、同平章事馮延己罷爲太子太傅,門下侍郎、同平章事嚴續罷爲少傅,樞密使、兵部侍郎陳覺罷守本官。
初,馮延己以取中原之策說唐主,由是有寵。延己嘗笑烈祖戢兵爲齷齪,說,式芮翻。戢,則立翻。齷,於角翻。齪,敕角翻。曰: 延己與其黨談論,常以天下爲己任,更相唱和。樂,音洛。更,工衡翻。和,戶臥翻。翰林學士常夢錫屢言延己等浮誕,不可信;誕,徒旱翻。唐主不聽,夢錫曰: 及臣服於周,延己之黨相與言,有謂周爲大朝者,夢錫大笑曰: 衆默然。朝,直遙翻。
自唐主內附,帝止因其使者賜書,未嘗遣使至其國。己酉,始命太僕卿馮延魯、衞尉少卿鍾謨使于唐,二人者,本皆唐臣。賜以御衣、玉帶等及犒軍帛十萬,幷今年欽天曆。犒,苦到翻。是年正月,始行王朴所上欽天曆。
劉承遇之還自金陵也,見上三月。還,從宣翻,又如字。唐主使陳覺白帝,以江南無鹵田,海濱鹹鹵,可以煮鹽。鹵田,今謂之鹻地。鹵,郎古翻。鹻,古斬翻。願得海陵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陵」下有「鹽」字;孔本同;退齋校同。〕監南屬以贍軍。帝曰:處,昌呂翻。分,扶問翻。至是,詔歲支鹽三十萬斛以給江南,所俘獲江南士卒,稍稍歸之。
六月,壬子,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,拔其六寨。乙卯,晉州奏都監李謙溥擊北漢,破孝義。孝義,漢中陽縣地,後魏曰永安,唐貞觀元年改曰孝義,屬汾州,在州東南。宋熙寧五年,省孝義爲鎭,屬介休縣。宋白曰:孝義縣,本漢慈氏縣地,曹魏移中陽縣於今理。永嘉後省入隰城,後魏又分隰城於今靈石縣東三十里置永安縣。貞觀元年以縣名與涪州縣同,改爲孝義,因縣人鄭興有行義爲名。
高保融遣使勸蜀主稱藩于周,蜀主報以前歲遣胡立致書于周而不答。見上卷上年。
帝欲均田租,丁亥,以元稹均田圖徧賜諸道。時詔曰: 稹,止忍翻。
閏月,唐清源節度使兼中書令留從效唐置清源軍於泉州。遣牙將蔡仲贇衣商人服,以絹表置革帶中,間道來稱藩。贇,於倫翻。衣,於旣翻。間,古莧翻。
唐江西元帥晉王景遂之赴洪州也,見上三月。以時方用兵,啓求大臣以自副,唐主以樞密副使、工部侍郎李徵古爲鎭南節度副使。徵古傲很專恣,景遂雖寬厚,久而不能堪,常欲斬徵古,自拘於有司,左右諫而止,景遂忽忽不樂。樂,音洛。
太子弘冀在東宮多不法,唐主怒,嘗以毬杖擊之曰:復,扶又翻。昭慶宮使袁從範從景遂爲洪州都押牙,或譖從範之子於景遂,景遂欲殺之,從範由是怨望。弘冀聞之,密遣從範毒之;八月,庚辰,景遂擊毬渴甚,從範進漿,景遂飲之而卒。卒,子恤翻。未殯,體已潰;唐主不之知,贈皇太弟,諡曰文成。
辛巳,南漢中宗殂,年三十九。長子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子」下有「衞王」二字;孔本同;張校同。〕繼興卽帝位,更名鋹,長,知兩翻。更,工衡翻。鋹,丑兩翻。改元大寶。鋹年十六,國事皆決於宦官玉清宮使龔澄樞歐史曰:劉氏作離宮以遊獵,有南宮、大明、昌華、甘泉、玩華、秀華、玉清、太微諸宮,皆置宮使領之。及女侍中盧瓊仙等,臺省官備位而已。
壬辰,命西上閤門使靈壽曹彬使于吳越,賜吳越王弘俶騎軍鋼甲二百,鋼,古郎翻;堅鐵也。步軍甲五千及他兵器。彬事畢亟返,不受饋遺,遺,唯季翻;下以遺同。吳越人以輕舟追與之,至於數四,彬曰: 盡籍其數,歸而獻之。帝曰: 彬始拜受,悉以散於親識,家無留者。
辛丑,馮延魯、鍾謨來自唐,唐主手表謝恩,手表者,手書之。其略曰: 又乞比藩方,賜詔書。又稱:還,從宣翻,又如字。唐主復令謨白帝,欲傳位太子。復,扶又翻;下復還同。九月,丁巳,以延魯爲刑部侍郎、謨爲給事中。唐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唐」上有「己未,先遣謨還,賜書諭以未可傳位之意」十六字;孔本同;張校同;退齋校同。〕主復遣吏部尙書、知樞密院殷崇義來賀天清節。帝生於九月二十四日,以爲天清節。
帝謀伐蜀,冬,十月,己卯,以戶部侍郎高防爲西南面水陸制置使,右贊善大夫李玉爲判官。
甲午,帝歸馮延魯及左監門衞上將軍許文稹、右千牛衞上將軍邊鎬、衞尉卿周廷構于唐。馮延魯被擒見二百九十二卷三年。許文稹、邊鎬被擒見上卷上年。周廷構降亦見是年。唐主以文稹等皆敗軍之俘,棄不復用。復,扶又翻。
高保融再遺蜀主書,先遺書,見上六月。勸稱臣於周,蜀主集將相議之,李昊曰: 諸將皆曰: 丁酉,蜀主命昊草書,極言拒絕之。
詔左散騎常侍須城艾潁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,均定田租。須城縣帶鄆州,卽唐之須昌縣,後唐避獻祖廟諱,改曰須城。艾,姓也。晏子春秋,齊有大夫艾孔。風俗通,龐儉母艾氏。行,下孟翻。庚子,詔諸州倂鄕村,率以百戶爲團,團置耆長三人。耆,老也。每團以老者三人爲之長。長,知兩翻。帝留心農事,刻木爲耕夫、蠶婦,置之殿庭。
高保融奏,聞王師將伐蜀,請以水軍趣三峽,趣,七喻翻。詔褒之。
十一月,庚戌,敕竇儼編集大周通禮、大周正樂。去年竇儼請定禮樂疏見上卷。
李玉至長安,或言:歸安鎭,當在蜀金州界。玉信之,牒永興節度使王彥超,索兵二百,彥超以爲歸安道阻隘難取,索,山客翻。隘,烏懈翻。玉曰: 彥超不得已與之。玉將以往,將,卽亮翻。十二月,蜀歸安鎭遏使李承勳據險邀之,斬玉,其衆皆沒。
乙酉,蜀主以右衞聖步軍都指揮使趙崇韜爲北面招討使,丙戌,以奉鑾肅衞都指揮使、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孟貽業爲昭武、文州都招討使,昭武軍,利州。自利州以至文州,委以控扼江油、劍閣之險。左衞聖馬軍都指揮使趙思進爲東面招討使,山南西道節度使韓保貞爲北面都招討使,將兵六萬,分屯要害以備周。
丙戌,詔凡諸色課戶及俸戶並勒歸州縣,唐初,諸司置公廨本錢,以貿易取息,計員多少爲月料。其後罷諸司公廨本錢,以天下上戶七千人爲胥士,而收其課,計官多少而給之,此所謂課戶也。唐又薄斂一歲稅,以高戶主之,月收息給俸,此所謂俸戶也。其幕職、州縣官自今並支俸錢及米麥。
初,唐太傅兼中書令楚公宋齊丘多樹朋黨,欲以專固朝權,朝,直遙翻。躁進之士爭附之,推獎以爲國之元老。樞密使陳覺、副使李徵古恃齊丘之勢,尤驕慢。及許文稹等敗於紫金山,覺與齊丘、景達自濠州遁歸,事見上卷上年。國人忷懼。忷,許拱翻。唐主嘗歎曰: 因泣下。徵古曰: 唐主色變,而徵古舉止自若。會司天奏: 唐主乃曰: 徵古曰: 覺曰: 唐主心慍,慍,於運翻。卽命中書舍人豫章陳喬草詔行之。洪州,豫章郡。喬惶恐請見,曰:見,賢遍翻。復,扶又翻。因極言其不可。唐主笑曰: 乃止。由是因晉王出鎭,以徵古爲之副,事見上。覺自周還,還,從宣翻,又如字。亦罷近職。
鍾謨素與李德明善,以德明之死怨齊丘;李德明死見上卷三年。及奉使歸唐,言於唐主曰: 陳覺之自周還,見上三月。矯以帝命謂唐主曰:爲,于僞翻。唐主知覺素與續有隙,固未之信。鍾謨請覆之於周,審覆其言之虛實於周也。唐主乃因謨復命,上言: 帝聞之,大驚曰: 謨還,以白唐主。還,從宣翻。
唐主欲誅齊丘等,復遣謨入稟於帝。復,扶又翻。帝以異國之臣,無所可否。己亥,唐主命知樞密院殷崇義草詔暴齊丘、覺、徵古罪惡,聽齊丘歸九華山舊隱,官爵悉如故;宋齊丘隱九華山,見二百七十七卷唐明宗長興二年,吳睿皇之太和三年也。覺責授國子博士,宣州安置;徵古削奪官爵,賜自盡;黨與皆不問。遣使告于周。
平盧節度使、太師、中書令陳王安審琦僕夫安友進與其嬖妾通,嬖,卑義翻,又必計翻。妾恐事泄,與友進謀殺審琦,友進不可,妾曰: 友進懼而從之。
春,正月,癸丑,審琦醉熟寢,妾取審琦所枕劍枕,職任翻。授友進而殺之,仍盡殺侍婢在帳下者以滅口。後數日,其子守忠始知之,執友進等冎之。冎,古瓦翻。
初,有司將立正仗,宿設樂縣於殿庭,前一夕設之,謂之宿設。縣,讀曰懸;下同。帝觀之,見鍾磬有設而不擊者,問樂工,皆不能對。乃命竇儼討論古今,考正雅樂。王朴素曉音律,帝以樂事詣之,朴上疏,以爲:
詔從之。百官皆以爲然,乃行之。時兵部尙書張昭等議曰: 從之。
唐宋齊丘至九華山,唐主命鎖其第,穴牆給飲食。齊丘歎曰: 乃縊而死。考異曰:江表志: 今從江南錄、紀年。諡曰醜繆。繆,靡幼翻。
初,翰林學士常夢錫知宣政院,參預機政,深疾齊丘之黨,數言於唐主曰:數,所角翻。 與馮延己、魏岑之徒日有爭論。久之,罷宣政院,夢錫鬱鬱不得志,不復預事,縱酒成疾而卒。通鑑二百八十五卷晉齊王開運三年,已書常夢錫縱酒事,去年又書夢錫笑馮延己之黨事。蓋縱酒已非一日,久乃成疾而卒。及齊丘死,唐主曰: 贈夢錫左僕射。
二月,丙子朔,命王朴如河陰按行河隄,行,下孟翻。立斗門於汴口。壬午,命侍衞都指揮使韓通、宣徽南院使吳廷祚,〔章:孔本正作「延」;張校同。〕發徐、宿、宋、單等州丁夫數萬 ,當作 。單,音善。浚汴水。甲申,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自大梁城東導汴水入于蔡水,魏收地形志曰:汴水在大梁城東,分爲蔡渠。九域志曰:浚儀縣之琵琶溝,卽蔡河也。國朝會要曰:惠民河與蔡河一水,卽閔河也。建隆元年,始命陳承昭督丁夫導閔河自新鄭與蔡水合,貫京師,南歷陳、潁,達壽春,以通淮右,舟楫相繼,商賈畢至,都下利之。於是以西南爲閔河,東南爲蔡河。至開寶六年,始改閔河爲惠民河。以通陳、潁之漕,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、濟、梁山泊,以通青、鄆之漕,發畿內及滑、亳丁夫數千以供其役。
丁亥,開封府奏田稅舊一十萬二千餘頃,今按行得羨苗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苗」作「田」;下「羨苗」同。〕四萬二千餘頃;敕減三萬八千頃。諸州行苗使還,所奏羨苗,減之倣此。行,下孟翻。羨,弋戰翻。使,疏吏翻。還,從宣翻,又如字。
庚申,樞密使王朴卒。上臨其喪,以玉鉞卓地,慟哭數四,不能自止。朴性剛而銳敏,智略過人,上以是惜之。
甲子,詔以北鄙未復,將幸滄州,九域志:大梁至滄州一千二百里。命義武節度使孫行友扞西山路,扞定州西山路,以防北漢救契丹也。以宣徽南院使吳廷祚〔章:孔本正作「延」;張校同。〕權東京留守、判開封府事,三司使張美權大內都部署。丁卯,命侍衞親軍都虞候韓通等將水陸軍先發。甲戌,上發大梁。 ,當作 。
夏,四月,庚寅,韓通奏自滄州治水道入契丹境,栅於乾寧軍南,時置乾寧軍於滄州永安縣。九域志:在滄州西一百里。宋白曰:乾寧軍本古盧臺軍地。治,直之翻。補壞防,開游口三十六,遂通瀛、莫。游口者,於水不至處開之,以備漲溢而洩游水也。瀛、莫相去一百一十里。
辛卯,上至滄州,卽日帥步騎數萬發滄州,直趨契丹之境。帥,讀曰率。趨,七喻翻。自滄州西行九十八里,卽契丹瀛州界,正北行五百七十五里,直抵幽州。河北州縣非車駕所過,過,音戈。民間皆不之知。壬辰,上至乾寧軍,契丹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。契丹蓋置寧州於乾寧軍。
乙未,大治水軍,治,直之翻。分命諸將水陸俱下,以韓通爲陸路都部署,太祖皇帝爲水路都部署。丁酉,上御龍舟沿流而北,舳艫相連數十里;己亥,至獨流口,九域志:獨流口,在乾寧軍北一百二十里。金人疆域圖,涿州管下固安縣有獨流村。泝流而西。辛丑,至益津關,益津關,在莫州文安縣。九域志:在乾寧軍西北一百六十里。宋白曰:益津關本幽州會昌縣,唐天寶中改永清縣。契丹守將終廷輝以城降。
自是以西,水路漸隘,不能勝巨艦,隘,烏懈翻。勝,音升。乃捨之。壬寅,上登陸而西,宿於野次,侍衞之士不及一旅,從官皆恐懼。五百人爲一旅。從,才用翻。胡騎連羣出其左右,不敢逼。
癸卯,太祖皇帝先至瓦橋關,瓦橋關,在涿州歸義縣。九域志:在益津關東八十里。宋白曰:瓦子濟橋在涿州南,易州東,當九河之末。契丹守將姚內斌舉城降,斌,音彬。上入瓦橋關。內斌,平州人也。甲辰,契丹莫州刺史劉楚信舉城降。五月,乙巳朔,侍衞親軍都指揮使、天平節度使李重進等始引兵繼至,契丹瀛州刺史高彥暉舉城降。彥暉,薊州人也。薊,音計。於是關南悉平。關南,謂瓦橋關以南。
丙午,宴諸將於行宮,議取幽州,諸將以爲: 上不悅。是日,趣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先發,據固安;固安,漢縣名,唐屬涿州,今治所乃漢方城縣地。匈奴須知:固安縣,西北至燕京一百二十里。宋白曰:隋開皇九年,自今易州淶水縣移固安縣於漢方城縣地,取漢故安縣爲名;其漢故安縣故城,自在易州易縣東南七百步。趣,讀曰促。上自至安陽水,命作橋,會日暮,還宿瓦橋,是日,上不豫而止。契丹主遣使者日馳七百里詣晉陽,命北漢主發兵撓周邊,撓,奴巧翻,又火高翻。聞上南歸,乃罷兵。
戊申,孫行友奏拔易州,擒契丹刺史李在欽,獻之,斬於軍市。軍中有市,聽軍人各以土物自相貿易。
己酉,以瓦橋關爲雄州,九域志:雄州,治歸義、容城二縣,蓋皆置於郭下。金人疆域圖:雄州,西北至燕京三百二十里。割容城、歸義二縣隸之;宋白曰:容城,漢縣,唐武德中改爲酋縣,天寶中改容城縣。歸義縣,本涿州屬邑,今移於瓦橋,而涿州之歸義自治漢易縣故城,屬契丹界。歸義縣,宋朝避太宗潛藩舊名,改爲歸信縣。以益津關爲霸州,金人疆域圖:霸州,至燕京三百五十五里。割文安、大城二縣隸之。九域志:大城縣在益津關東南一百五里,五代之時所置也。宋白曰:文安,漢舊縣,晉置章武國,在古文安城。隋大業征遼,途經河口,當三河合流處,置豐利縣;唐貞觀二年,以豐利、文安二縣相逼,移文安縣就豐利城,周世宗置霸州治焉。大城,本漢東平舒縣,晉於此置章武郡,北齊廢郡爲平舒縣,五季改大城縣。發濱、棣丁夫數千城霸州,命韓通董其役。帝置濱州,領勃海、招安二縣。九域志:在滄州東南三百七十五里。濱、棣二州瀕海,無軍行供億之擾,故發其丁夫築城。按薛史:濱州本贍國軍,周顯德三年,升爲州,割棣州之勃海、蒲臺兩縣屬焉。棣州,樂安郡,秦齊郡地,宋爲樂陵郡,隋開皇十年,於郡置厭次縣;十七年,又於陽信縣置棣州;貞觀十七年,自陽信移理厭次。
辛亥,以侍衞馬步都指揮使韓令坤爲霸州都部署,義成節度留後陳思讓爲雄州都部署,各將部兵以戍之。
壬子,上自雄州南還。九域志:雄州至大梁一千二百里。還,從宣翻,又如字。
六月,乙亥朔,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,拔遼州,獲其刺史張丕。
丙子,鄭州奏河決原武,原武縣屬鄭州。九域志:在州北六十里。命宣徽南院使吳廷〔延〕祚發近縣二萬餘夫塞之。塞,悉則翻。
唐清源節度使留從效遣使入貢,請置進奏院於京師,直隸中朝,中朝,謂中國。留從效以唐國勢削弱,不欲復臣事之。詔〔章:乙十一行本「詔」上有「戊寅」二字;孔本同;張校同;退齋校同。〕報以乃,猶汝也。諒,想也。
唐主遣其子紀公從善與鍾謨俱入貢,上問謨曰:治,直之翻。對曰:復,扶又翻。爾,猶言如此也。上曰: 謨歸,以告唐主。唐主乃城金陵,凡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,戍兵少者益之。
臣光曰:或問臣:五代帝王,唐莊宗、周世宗皆稱英武,二主孰賢?臣應之曰:夫天子所以統治萬國,治,直之翻。討其不服,撫其微弱,行其號令,壹其法度,敦明信義,以兼愛兆民者也。莊宗旣滅梁,海內震動,湖南馬氏遣子希範入貢,見二百七十二卷唐莊宗同光元年。莊宗曰: 郁,馬氏之良佐也。希範兄希聲聞莊宗言,卒矯其父命而殺之。見二百七十六卷唐明宗天成四年。卒,子恤翻。此乃市道商賈之所爲,賈,音古。豈帝王之體哉!蓋莊宗善戰者也,故能以弱晉勝強梁,旣得之,曾不數年,外內離叛,置身無所。事並見梁均王及唐莊宗紀。誠由知用兵之術,不知爲天下之道故也。世宗以信令御羣臣,以正義責諸國,王環以不降受賞,見二百九十二卷顯德二年。劉仁贍以堅守蒙褒,見上卷四年。嚴續以盡忠獲存,見上正月。蜀兵以反覆就誅,見上卷三年。馮道以失節被棄,見二百九十一卷二年。被,皮義翻。張美以私恩見疏;見二百九十二卷二年。江南未服,則親犯矢石,期於必克,旣服,則愛之如子,推誠盡言,爲之遠慮。爲,于僞翻。其宏規大度,豈得與莊宗同日語哉!書曰:洪範之言。又曰:武成之言。世宗近之矣。近,其靳翻。
立皇子宗訓爲梁王,領左衞上將軍,宗讓爲燕公,領左驍衞上將軍。宗讓後更名熙讓,以恭帝嗣位,避宗字也。燕,於賢翻。
上欲相樞密使魏仁浦,議者以仁浦不由科第,不可爲相。魏仁浦以樞密院吏歷仕至樞密使。上曰: 己丑,加王溥門下侍郎,與范質皆參知樞密院事。以仁浦爲中書侍郎、同平章事,樞密使如故。仁浦雖處權要而能謙謹,上性嚴急,近職有忤旨者,仁浦多引罪歸己以救之,所全活什七八,處,昌呂翻。忤,五故翻。故雖起刀筆吏,致位宰相,時人不以爲忝。又以宣徽南院使吳延祚爲左驍衞上將軍,充樞密使;加歸德節度使·侍衞親軍都虞候韓通、鎭寧節度使兼殿前都點檢張永德並同平章事,仍以通充侍衞親軍副都指揮使;以太祖皇帝兼殿前都點檢。
上嘗問大臣可爲相者於兵部尙書張昭,昭薦李濤。上愕然曰: 對曰: 上曰: 濤喜詼諧,不脩邊幅,與弟澣俱以文學著名,雖甚友愛,而多謔浪,無長幼體,上以是薄之。喜,許記翻。謔,迄卻翻。浪,力葬翻,韓氏詩傳云,起也。
上以翰林學士單父王著,幕府舊僚,屢欲相之,單父縣,帶單州。單,音善。父,音甫。以其嗜酒無檢而罷。
癸巳,大漸,召范質等入受顧命。上曰: 質等出,相謂曰: 是日,上殂。年三十九。
上在藩,多務韜晦,及卽位,破高平之寇,見二百九十一卷元年。人始服其英武。其御軍,號令嚴明,人莫敢犯,攻城對敵,矢石落其左右,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動容;應機決策,出人意表。又勤於爲治,百司簿籍,過目無所忘,治,直吏翻。忘,巫放翻。發姦擿伏,聰察如神。閒暇則召儒者讀前史,商榷大義。性不好絲竹珍玩之物,擿,他狄翻。榷,古岳翻。好,呼到翻。常言太祖養成王峻、王殷之惡,致君臣之分不終,貶王峻,誅王殷,見二百九十一卷太祖廣順三年。分,扶問翻。故羣臣有過則面質責之,服則赦之,有功則厚賞之。文武參用,各盡其能,人無不畏其明而懷其惠,故能破敵廣地,所向無前。然用法太嚴,羣臣職事小有不舉,往往置之極刑,雖素有才幹聲名,無所開宥,尋亦悔之,末年寖寬。登遐之日,遠邇哀慕焉。
甲午,宣遺詔,命梁王宗訓卽皇帝位,生七年矣。帝,世宗第四子也。當此之時,主少國疑,宿衞將士多歸心於太祖皇帝,明年正月,遂因出師翼戴,而天下爲宋,改元建隆。
秋,七月,壬戌,以侍衞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淮南節度使,副都指揮使韓通領天平節度使,太祖皇帝領歸德節度使。以山南東道節度使、同平章事向拱爲西京留守;庚申,加拱兼侍中。拱,卽向訓也,避恭帝名改焉。帝後禪于宋,奉爲鄭王,后崩,諡曰恭帝。
唐主以金陵去周境纔隔一水,時周境南至于江,金陵北至江二十二里耳。洪州險固居上游,洪州據南江之要會,其地居金陵上游。集羣臣議徙都之。羣臣多不欲徙,惟樞密副使、給事中唐鎬勸之,乃命經營豫章爲都城之制。
唐自淮上用兵及割江北,顯德二年冬十二月,周師渡淮。五年春三月,唐割江北。臣事於周,歲時貢獻,府藏空竭,錢益少,物價騰貴。藏,徂浪翻。少,詩沼翻。騰,踊也。禮部侍郎鍾謨請鑄大錢,一當五十,中書舍人韓熙載請鑄鐵錢;唐主始皆不從,謨陳請不已,乃從之。是月,始鑄當十大錢,文曰 ,又鑄當二錢,文曰 ,與開元錢並行。開元錢,唐武德初所鑄。
八月,戊子,蜀主以李昊領武信節度使,右補闕李起上言: 蜀主曰: 起,邛州人,性婞直,李昊嘗語之曰:邛,渠容翻。婞,戶頂翻。語,牛倨翻。 起曰:
庚寅,立皇弟宗讓爲曹王,更名熙讓;熙謹爲紀王,熙誨爲蘄王。更史曰:皇朝乾德二年,十月,熙謹卒。熙讓、熙誨不知所終,蓋諱之也。更,工衡翻。 爲 ,避帝名也。歐
九月,丙午,唐太子弘冀卒,有司引浙西之功,謂遣柴克宏敗吳越兵於常州也。諡曰武宣。句容尉全椒張洎上言:句容縣屬昇州。九域志:在州東九十里。全椒,漢縣名,梁置北譙郡,尋改曰臨滁郡,隋改曰滁水縣,大業初,復曰全椒,唐屬滁州。九域志:在州南五十里。句,如字。洎,其冀翻。 乃更諡曰文獻;擢洎爲上元尉。唐都金陵,以上元爲赤縣,句容爲畿縣。自畿縣尉升赤縣尉爲擢。
唐禮部侍郎、知尙書省事鍾謨數奉使入周,數,所角翻;下數於同。傳世宗命於唐主,世宗及唐主皆厚待之,恃此驕橫於其國,橫,下孟翻。三省之事皆預焉。
文獻太子總朝政,朝,直遙翻。謨求兼東宮官不得,乃薦其所善閻式爲司議郎,掌百司關啓。李德明之死也,見上卷三年。唐鎬預其謀,謨聞鎬受賕,嘗面詰之,鎬甚懼。謨與天威都虞候張巒善,數於私第屛人語至夜分,詰,其吉翻。屛,必郢翻,又卑正翻。鎬譖諸唐主曰: 又言: 及文獻太子卒,唐主欲立其母弟鄭王從嘉,謨嘗與紀公從善同奉使于周,相厚善,言於唐主曰: 唐主由是怒。居人父子之間,而欲廢長立少,宜鍾謨之死也。尋徙從嘉爲吳王、尙書令、知政事,居東宮。冬,十月,謨請令張巒以所部兵巡徼都城。正與唐鎬所譖合,遂速罪。徼,吉弔翻。唐主乃下詔暴謨侵官之罪,貶國子司業,流饒州,貶張巒爲宣州副使,未幾,皆殺之。幾,居豈翻。廢永通錢。
十一月,壬寅朔,葬睿武孝文皇帝于慶陵,陵在鄭州管城縣。廟號世宗。
南漢主以中書舍人鍾允章,藩府舊僚,擢爲尙書右丞、參政事,甚委任之。允章請誅亂法者數人以正綱紀,南漢主不能從,宦官聞而惡之。惡,烏路翻。南漢主將祀圜丘,前三日,允章帥禮官登壇,四顧指揮設神位,帥,讀曰率。內侍監許彥眞望之曰: 卽帶劍登壇,允章叱之。彥眞馳入宮,告允章欲於郊祀日作亂。南漢主曰: 玉清宮使龔澄樞、內侍監李托等共證之,以彥眞言爲然,乃收允章,繫含章樓下,命宦者與禮部尙書薛用丕雜治之。治,直之翻。用丕素與允章善,告以必不免,允章執用丕手泣曰:鍾允章被纔,抱不測之罪,正恐累及妻子,乃爲是言,是自禍之也。長,知兩翻。爲,于僞翻。語,牛倨翻。彥眞聞之,罵曰: 復白南漢主曰:復,扶又翻。 俱斬之。自是宦官益橫。橫,戶孟翻。李托,封州人也。
辛亥,南漢主祀圜丘,大赦。未幾,以龔澄樞爲左龍虎觀軍容使、內太師,軍國之事皆取決焉。凡羣臣有才能及進士狀頭進士第一人,謂之狀頭。或僧道可與談者,皆先下蠶室,下,戶嫁翻。然後得進,亦有自宮以求進者,亦有免死而宮者,由是宦者近二萬人。近,其靳翻。貴顯用事之人,大抵皆宦者也,謂士人爲門外人,不得預事,卒以此亡國。至宋開寶四年而南漢亡。卒,子恤翻。
唐更命洪州曰南昌府,建南都,更,工衡翻。以武清節度使何敬洙爲南都留守,武清軍衡州,屬湖南,何敬洙遙領耳。以兵部尙書陳繼善爲南昌尹。將徙都豫章也。
周人之攻秦、鳳也,蜀中忷懼;忷,許拱翻。都官郎中徐及甫自負才略,仕不得志,陰結黨與,謀奉前蜀高祖之孫少府少監王令儀爲主以作亂,前蜀主王建,廟號高祖。會周兵退而止。至是,其黨有告者,收捕之,及甫自殺。十二月,甲午,賜令儀死。
端明殿學士、兵部侍郎竇儀使於唐,天雨雪,唐主欲受詔於廡下。雨,王遇翻。廡,文甫翻。儀曰: 唐主乃拜詔於庭。
契丹主遣其舅使於唐,泰州團練使荊罕儒募客使殺之。唐人夜宴契丹使者於清風驛,酒酣,起更衣,荊,姓也,燕有刺客荊軻。楚國本曰荊,此楚之前受氏。更,工衡翻。久不返,視之,失其首矣。自是契丹與唐絕。罕儒,冀州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