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部十六 詩類二

讀詩質疑 三十一卷 附錄 十五卷

江蘇巡撫採進本

國朝嚴虞惇撰。虞惇字寶成。常熟人。康熙丁丑進士。官至太僕寺少卿。是編乃其孫湖南驛鹽道有禧所刊。乾隆十二年。經進御覽。首爲列國世譜。次國風世表。次詩指舉要。次讀詩綱領。次删次。次六藝。次大小序。次詩樂。次章句音韻。次訓詁傳授。次經傳逸詩。次三家遺說。次經傳雜說。次詩韻正音。次經文考異。每一類爲一詩。首附錄篇首。不入卷次。其正經則國風爲十五卷。小雅爲八卷。大雅爲三卷。而每卷析一子卷。頌爲五卷。大旨以小序爲宗。而參以集傳。其從序者十之七八。從集傳者十之二三。亦有二家皆不從。而虞惇自爲說者。每篇之首。冠以序文。及諸家論序之說。每章之下。各疏字義。篇末乃總論其大旨。與去取諸說之故。皆以推求詩意爲主。頗略於名物訓詁。亦不甚引據考證。如墨子稱文王舉閎夭太顛於𦊨網中授之政。西土服。墨子在春秋戰國之閒。當及聞古義。而虞惇以爲附會兔𦊨之詩。至左傳稱祭仲有寵於莊公。所謂寵者。信任顯榮之意。故楚靈王對申無宇。自稱盜有寵也。虞惇因此一字。指祭仲爲安陵龍陽之流。以山有扶蘇之狡童當之。謂仲雖爲卿。詩人醜其進身之始。此不更附會乎。又申培詩說。出自豐坊。其中多剽朱傳之義。而虞惇反謂朱傳多引申培。亦殊失考。然大致皆平心靜氣。玩味研求。於毛朱兩家。擇長棄短。非惟不存門戶之心。亦併不涉調停之見。核其所得。乃較諸家爲多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