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部二 易類二

周易新講義 十卷

浙江巡撫採進本

宋耿南仲撰。南仲字希道。開封人。靖康閒以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。與吳幵沮戰守之說。力主割地。南渡後遷謫以終。事蹟具宋史本傳。是書舊本或題進周易解義。疑爲侍欽宗於東宮時經進之本。前有南仲自序。曰易之道有要。在无咎而已。要在无咎者何。善補過之謂也,又曰拂乎人情。是爲小過。拂乎天道。是爲大過。南仲是說。蓋推衍尼山無大過之旨。然孔子作文言。傳稱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。作象傳稱雲雷屯。君子以經綸。行止斷以天理。所以教占者之守道。艱險濟以人事。所以教占者以盡道。其曰無大過者。蓋論是非。非論禍福也。如僅以无咎爲主。則聖賢何異於黃老。僅曰無拂天道。則唐六臣輩。亦將謂之知運數哉。南仲畏戰主和。依違遷就。卽此苟求无咎。與無拂天道之說。有以中之。是則經術之偏。禍延國事者也。然大致因象詮理。隨事示戒。亦往往切實有裨。究勝於高語元虚。推演奇偶。晦蝕作易之本者。節取所長可矣。

宋代耿南仲撰写。耿南仲字希道,是开封人。靖康年间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签书枢密院。与吴幵阻挠战守主张,力主割地。南渡后被贬谪直至去世。事迹记载在《宋史》本传中。这部书旧版本有的题作《进周易解义》,疑是侍奉钦宗在东宫时进呈的版本。前面有耿南仲自序,说:"易之道有要领,在于无咎而已。要在无咎的关键是什么?善于补救过失的意思。"又说:"违背人情,这是小过;违背天道,这是大过。"耿南仲这种说法,大概是推衍孔子无大过的宗旨。然而孔子作《文言》,传说"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";作《象传》说"云雷屯,君子以经纶"。行止以天理为准则,是为了教导占卜者守道;艰险以人事来济助,是为了教导占卜者尽道。孔子所说的"无大过",是论述是非,不是论述祸福。如果仅以无咎为主,那么圣贤与黄老有什么区别?仅说不违背天道,那么唐朝六臣之流,也将被称为知晓运数了吧。耿南仲畏战主和,依违迁就,正是这种苟求无咎与不违背天道的说法所中的。这就是经术偏颇、祸延国事的表现。然而总体上因象阐理、随事示戒,也往往切实有益。终究胜过高谈玄虚、推演奇偶、晦蚀《易》本旨的做法。节取其所长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