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部一 易类
聖人覺世牖民。大抵因事以寓教。詩寓於風謠。禮寓於節文。尚書春秋寓於史。而易則寓於卜筮。故易之爲書。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。左傳所記諸占。蓋猶太卜之遺法。漢儒言象數。去古未遠也。一變而爲京焦。入於禨祥。再變而爲陳邵。務窮造化。易遂不切於民用。王弼盡黜象數。說以老莊。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。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。易遂日啓其論端。此兩派六宗。已互相攻駁。又易道廣大。無所不包。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。以逮方外之爐火。皆可援易以爲說。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。故易說愈繁。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。其爻象則多戒占者。聖人之情。見乎詞矣。其餘皆易之一端。非其本也。今參校諸家。以因象立教者爲宗。而其他易外別傳者。亦兼收以盡其變。各爲條論。具列於左。
圣人教化世人,启发民众,大都是通过具体事情来传授道理。《诗》通过歌谣传授,《礼》通过仪式传授,《尚书》《春秋》通过史书传授,而《易》则通过卜筮传授。所以《易》这部书,是通过推究天道来说明人事的。《左传》记载的各种占卜,大概还是太卜留下的方法。汉代儒者讲象数,离古代还不太远。第一次变化是京房、焦赣的学说,陷入了祥瑞吉凶的迷信。第二次变化是陈抟、邵雍,想要完全理解天地造化的道理。《易》因此不再实用了。王弼完全抛弃象数,用老庄学说来解释。第一次变化是胡瑗、程子开始阐明儒家道理。第二次变化是李光、杨万里又用史实来证明。《易》因此越来越多地开启各种论说。这两派六宗,已经互相攻击批驳。又因为易道内容丰富,什么都包括,还涉及天文、地理、音律、兵法、韵学、算术,甚至道教的炼丹,都可以引用《易》来立论。而喜欢新奇的人又引用这些来研究《易》。所以易学的说法越来越复杂。六十四卦的大象都有"君子以"的字样,其爻象多数是告诫占卜者的。圣人的真实想法,在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。其余都是《易》的一个方面,不是它的根本。现在参考各家学说,以根据卦象来立教的为主要方针。而其他易学之外另有传承的,也一并收录来完整地展现其变化。各自分条论述,具体列在下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