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益州畫像記


蘇洵

至和仁宗年號。元年秋、蜀人傳言、有寇至邊。邊軍夜呼、野無居人。四語寫出將亂光景。妖言流聞、京師震驚。方命擇帥、天子曰、毋養亂、毋助變、衆言朋興、朕志自定、外亂不作、變且中起、旣不可以文令、又不可以武競、惟朕一二大吏、孰爲能處茲文武之間、其命往撫朕師。代天子言、便是天子氣象。且語語爲下伏根。乃推曰、衆推也。張公方平其人。天子曰、然。公以親辭、不可、遂行。冬、十一月、至蜀。至之日、歸屯軍、撤守備。伏根。使謂郡縣、寇來在吾、無爾勞苦。明年、正月、朔旦、蜀人相慶如他日、遂以無事。又明年、正月、相告留公像於淨衆寺、公不能禁。敍事簡嚴、質而不俚。

眉陽蘇洵言於衆曰、未亂易治也、旣亂易治也。有亂之萌、無亂之形、是謂將亂。將亂難治、不可以有亂急、亦不可以無亂弛。有亂急、無亂弛、卽上不可以武競、不可以文令意。惟是元年之秋、如器之敧、溪、未墜於地。敧、不正也。惟爾張公、安坐於其旁、顏色不變、徐起而正之。旣正、油然而退、無矜容。得坐鎮之體、卽上歸屯撤守意。爲天子牧小民不倦、惟爾張公。爾繄以生、惟爾父母。以下至不忍爲也、皆述張公之言、發揮本意。且公嘗爲我言、民無常性、惟上所待。人皆曰、蜀人多變、於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、而繩之以繩盜賊之法。重足屏丙、息之民、而以碪斟、斧令、於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賴之身、而棄之於盜賊、故每每大亂。夫約之以禮、驅之以法、惟蜀人爲易。至於急之而生變、雖齊魯亦然。吾以齊魯待蜀人、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其身。若夫肆意於法律之外、以威劫齊民、齊等之民。吾不忍爲也。此段議論、皆從上敍事中發出、雖稱道張公、實回護蜀人、蓋先生本蜀人、不得不回護也。嗚呼、愛蜀人之深、待蜀人之厚、自公而前、吾未始見也。皆再拜稽首曰然。收拾前文、下乃拈出畫像意。

蘇洵又曰、公之恩在爾心、爾死、在爾子孫、其功業在史官、疊下三在字。錯落有致。無以像爲也。且公意不欲、如何。先作一折。皆曰、公則何事於斯、雖然、於我心有不釋焉。今夫平居聞一善、必問其人之姓名、與其鄰里之所在、以至於其長短小大美惡之狀。甚者、或詰其平生所嗜好、以想見其爲人。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。意使天下之人、思之於心、則存之於目。存之於目、故其思之於心也固。由此觀之、像亦不爲無助。此段就人之至情上、曲曲寫出留像意、文勢激昂、筆墨精采。蘇洵無以詰、遂爲之記:

公南京人、爲人慷慨有大節、以度量雄天下。天下有大事、公可屬。祝、 ○數語應篇首、以起揚頌意。係、之以詩曰、天子在祚、歲在甲午。西人傳言、有寇在垣。庭有武臣、謀夫如雲。天子曰嘻、命我張公。捨武臣謀夫不用、而特用張公。公來自東、旗纛舒舒。西人聚觀、于巷于塗。謂公暨暨、公來于于。暨暨、果毅貌。于于、自足貌。公謂西人、安爾室家、無敢或訛。訛言不祥、往卽爾常。春爾條挑、桑、秋爾滌場。條、枝落也。 ○此乃是常。是歸屯撤守實際。西人稽首、公我父兄。公在西囿、草木駢駢。公宴其僚、伐鼓淵淵。駢駢、並茂也。淵淵、鼓聲平和不暴怒也。 ○就歸屯撤守描寫。西人來觀、祝公萬年。有女娟娟、閨闥閑閑。有童哇哇、蛙、亦旣能言。娟娟、美好貌。閑閑、自得貌。哇哇、小兒啼也。昔公未來、期汝棄捐。倒轉二句、妙。禾麻芃芃、蓬、倉庾崇崇。芃芃、美盛貌。嗟我婦子、樂此歲豐。是歸屯撤守後效。公在朝廷、天子股肱。天子曰歸、公敢不承。轉到公歸留像。作堂嚴嚴、有廡有庭。公像在中、朝服冠纓。西人相告、無敢逸荒。公歸京師、公像在堂。結有餘韻。

至和元年秋天,蜀地人传言,有贼寇到边境。边防军夜间呼喊,野外无人居住。妖言流传,京师震惊。正要选择统帅,天子说,不要助长祸乱,不要助长变故,众人议论纷纷,我的心意自己定,外乱不发生,变故将从内部产生,既不可以用文治命令,又不可以用武力竞争,只有我的一二大臣,谁能处于这文武之间,命令他前往安抚我的军队。于是推举说,张公方平是这样的人。天子说,是的。公以父母在世推辞,不允许,于是前往。冬天十一月,到达蜀地。到达那天,遣散屯军,撤除守备。派人告诉郡县,贼寇来了由我来应对,不要你们劳苦。第二年正月初一,蜀地人互相庆贺如同平常,于是平安无事。又过一年正月,互相商议要把公的画像留在净众寺,公不能禁止。

眉山苏洵对众人说,未乱时容易治理,既乱后也容易治理。有祸乱的萌芽,没有祸乱的形迹,这叫将乱。将乱难以治理,不可以因为已有祸乱而急躁,也不可以因为还没祸乱而松懈。只是那一年的秋天,如同器具倾斜,还没掉到地上。只有您张公,安坐在旁边,脸色不变,慢慢起身而扶正它。既已扶正,从容退下,没有自矜的神色。为天子牧养百姓不知疲倦,只有您张公。你们因此得以生存,就像你们的父母。而且公曾对我说,百姓没有固定的本性,全看上面怎样对待。人人都说,蜀地人多变,于是用对待盗贼的心态对待他们,用惩罚盗贼的法律约束他们。惊恐屏息的百姓,而用砧板斧头来号令,于是百姓开始忍心用他们父母妻儿所依赖的身体,而投身于盗贼,所以常常大乱。用礼来约束他们,用法来驱使他们,蜀地人是最容易的。至于急迫他们而生变,即使齐鲁也是这样。我用对待齐鲁的方式对待蜀地人,而蜀地人也自己用齐鲁人的标准要求自己。至于在法律之外恣意妄为,用威势胁迫百姓,我不忍心这样做。唉,爱护蜀地人之深,对待蜀地人之厚,从张公之前,我没有见过。众人都再拜叩首说是的。

苏洵又说,公的恩德在你们心中,你们死了,在你们子孙心中,他的功业在史官记载中,不必用画像。而且公的意思不想要,怎么办。众人说,公为什么要这样,虽然如此,在我们心中有不释然的。现在平时听说一件好事,必定要问那个人的姓名,与他邻里的所在,以至于他的高矮大小美丑的样子。更有甚者,或者追问他平生的爱好,来想象他的为人。而史官也记载在他的传记中。意思是使天下的人,想念在心中,就保存在眼前。保存在眼前,所以他们想念在心中更加牢固。由此看来,画像也不是没有帮助。苏洵无法反驳,于是为他们写这篇记。

公是南京人,为人慷慨有大节操,以度量雄视天下。天下有大事,可以托付给公。系之以诗说,天子在位,年在甲午。西边人传言,有贼寇在边境。朝廷有武臣,谋士如云。天子说,命令我张公前往。公从东边来,旗帜舒展。西边人聚集观看,在街巷道路上。说公果毅刚强,公来时从容自得。公对西边人说,安定你们的家室,不要散布谣言。谣言不吉利,回去做你们平常的事。春天修剪桑树,秋天打谷扬场。西边人叩首,公是我们的父兄。公在西边园林,草木繁茂。公宴请僚属,鼓声平和。西边人来观看,祝愿公万年。有女子娟娟美好,闺门安闲。有儿童呀呀学语,已经能说话。从前公未来时,以为你们会被抛弃。禾苗麻秆茂盛,粮仓高耸。我们妇女儿童,欢乐于丰年。公在朝廷,是天子的股肱大臣。天子说回来,公岂敢不遵从。建造堂宇庄严,有廊有庭。公的画像在中间,穿着朝服戴着冠缨。西边人互相告诫,不敢怠惰荒废。公回到京师,公的画像在堂上。

前敍事、後議論。敍事古勁、而議論許多斡旋回護、尤高。末一段、寫像處說不必有像、而亦不可無像。三四轉折、殊爲深妙。系詩一結、更見風雅遺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