杞子秦大夫。三十年、秦伯與鄭人盟、使杞子等戍鄭。自鄭使告于秦曰:「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,管、鎖鑰也。若潛師以來,國可得也。」穆公訪諸蹇叔。秦大夫。蹇叔曰:「勞師以襲遠,非所聞也。輕行而掩之曰襲。 ○總斷一句。破潛師得國之非、下作兩層寫。師勞力竭,遠主備之。兵師勞苦、其力必盡。遠方之主、易爲之備。無乃不可乎?一層言鄭不可得。師之所爲,鄭必知之。勤而無所,必有悖心。鄭旣知之、則秦兵勤勞而無所得、必生悖逆之心而妄爲。且行千里,其誰不知?」不但鄭知、他國無不盡知、伏下晉人禦師。 ○一層言師不可潛。公辭焉。不受其言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師于東門之外。孟明、姓百里、名視。西乞名術。白乙名丙。蹇叔哭之曰:「孟子!呼孟明也。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。」十三字、要作哭聲讀。公使謂之曰:「爾何知!中壽,爾墓之木拱矣!」合手曰拱。言爾何有知識、設當中壽而死、爾之墓木已拱矣。極詆其衰老失智也。
杞子从郑国派人告诉秦国说:「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,如果秘密派兵前来,可以得到这个国家。」秦穆公征询蹇叔的意见。蹇叔说:「让军队劳累去偷袭远方,这不是我听说过的好办法。军队劳累力尽,远方的主人会有防备。恐怕不行吧?军队的行动,郑国必定知道。辛苦而无所得,必定会产生叛逆的心思。况且行军千里,谁会不知道呢?」穆公谢绝了他的建议。召来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让他们在东门外出兵。蹇叔哭着对他们说:「孟子啊!我看见军队出去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。」穆公派人对蹇叔说:「你懂什么!就算你活到中等寿命,你坟墓上的树都已经可以合抱了!」
蹇叔之子與去聲、師。哭而送之,曰:「晉人禦師必於殽。殽地險阻、可以邀擊。晉有宿怨、禦師必在于此。殽有二陵焉:大阜曰陵。其南陵,夏后皐桀之祖。之墓也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同避、風雨也。殽之北陵、兩山相嶔、故可以避風雨。 ○點綴情景、慘淡凄其、不堪再誦。必死是閒,余收爾骨焉。」四十一字、要作哭聲讀。
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出征。蹇叔哭着送他,说:「晋国人阻击我军必定在崤山。崤山有两个山陵:南面的山陵,是夏后皋的坟墓;北面的山陵,是文王避风雨的地方。你必定死在那里,我来收你的尸骨吧。」
秦師遂東。爲明年晉敗秦于殽張本。
秦军于是向东进军。
談覆軍之所、如在目前。後果中之。蹇叔可謂老成先見、一哭再哭、出軍時誠惡聞此。然蹇叔不得不哭、若穆公之旣敗而哭、晚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