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孝公伐我北鄙。公使展喜犒考去聲。師,展喜,魯大夫展禽之弟。犒,勞也。○人來伐我,卻往迎勞之,便妙。使受命於展禽。受命,受犒師之辭命也。展禽,卽柳下惠,名獲,字禽,食采于柳邑,謚曰惠。
齐孝公攻打我们的北部边境。鲁公派展喜去慰劳齐军,让他在展禽那里接受出使的言辞。
齊侯未入竟,同境。展喜從之,伏後「乃還」二字,妙。曰:「寡君聞君親舉玉趾,將辱于敝邑,使下臣犒執事。」不敢斥尊,托言來犒執事之臣。○辭令婉轉。齊侯曰:「魯人恐乎?」對曰:「小人恐矣,君子則否。」小人、君子,以無識、有識言。○說恐不得,說不恐又不得,分作君子、小人說,奇妙。齊侯曰:「室如縣同懸。罄,野無青草,何恃而不恐?」縣,繫也。罄,國語作「磬」。謂府藏空虛,如懸磬然。青草,蔬食也。時夏四月,今之二月,百物未成。故言在內而府藏空虛,在野而蔬食不備,魯之所恃者何在?而不恐乎?對曰:「恃先王之命。先王,成王也。○一句喝出,辭氣正大。昔周公、魯祖。大泰。公,齊祖。股肱周室,夾輔成王。成王勞去聲。之,而賜之盟,提出二國之祖,轉到王命,論有根據。曰:『世世子孫無相害也。』此句是先王之命。載在盟府,太師職之。太師,司盟之官。職,主也。○加此二句,見王命凜凜至今。桓公是以糾合諸侯,而謀其不協,彌縫其闕,而匡救其災,昭舊職也。闋,失業。災,難也。彌縫、匡救,所以謀其不協。若此者,蓋欲昭明太公夾輔之舊職也。○「是以」字,緊承上王命來。三「其」字,皆指魯而言。及君卽位,先之以桓公,疾接「及君卽位」,妙。諸侯之望曰:『其率桓之功!』諸侯之望君,咸曰:「其能率循桓公彌縫、匡救之功。」○不獨寫魯,通寫諸侯,妙。我敝邑用不敢保聚,曰:『豈其嗣世九年,而棄命廢職?其若先君何?我敝邑用是不敢聚衆保守,咸曰:「豈其嗣桓公世方及九年,而遽棄王命,廢舊職,其若先君太公,桓公何?」○二十五字,作一氣讀。「曰」者,心口相商之詞。蓋用反語收上王命、舊職二層,宕逸。君必不然。』正轉一句,緊陗。恃此以不恐。」直收到「君子則否」句。○三「恃」字,呼應。
齐侯还没有进入边境,展喜追上他,说:「寡君听说您亲自踏着金玉之足,将要屈尊莅临敝邑,特派下臣来慰劳执事人员。」齐侯说:「鲁国人害怕吗?」展喜回答说:「平民百姓害怕,君子则不害怕。」齐侯说:「国库空虚如悬磬,野外没有青草,凭什么而不害怕呢?」展喜回答说:「凭借先王的盟命。从前周公、太公作为周王室的股肱之臣,辅佐成王。成王慰劳他们,赐给他们盟约,说:『世世代代子孙不相伤害。』记载在盟府中,由太师掌管。齐桓公因此纠合诸侯,谋划不和谐的事情,弥补其缺失,救助其灾难,这是彰显太公的旧职啊。等到您即位,诸侯都盼望说:『他将继承桓公的功业!』我们敝邑因此不敢保守聚集,心想:『难道他继承王位才九年,就要抛弃王命、废弃职责吗?这对得起先君吗?您必定不会这样做的。』凭借这一点而不害怕。」
齊侯乃還。齊侯更不下一語,妙。
齐侯于是退兵回国。
篇首「受命于展禽」一語,包括到底。蓋展喜應對之詞,雖取給于臨時,而其援王命,稱祖宗大旨,總是受命于展禽者。大義凜然之中,亦復委婉動聽。齊侯無從措口,乘興而來,敗興而返。所謂子猷山陰之棹,何必見戴也。真奇妙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