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,曰莊姜。東宮,太子宮也。得臣,齊太子名。○敘莊姜與太子同母,表其所生之貴也。與下嬖人緊照。美而無子,美於色,賢於德,而不見答,終以無子。○四字深妙。衛人所爲去聲賦碩人也。碩人,國風篇名。國人以莊姜美而不見答,作碩人之詩以閔之。○引證冷雋。又娶於陳,曰厲嬀,規生孝伯,蚤死。其娣弟戴嬀生桓公,莊姜以爲己子。嬀,陳姓。厲、戴,皆謐也。妻之妹從妻來者曰娣。桓公雖非正出,然爲正嫡所子,自然當立。○莊姜以爲己子,應「無子」句。
卫庄公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妻,叫做庄姜。庄姜美貌但没有儿子,卫国人为此作《硕人》诗。庄公又娶陈国女子为妻,名叫厉妫,生了孝伯,早死了。孝伯的姨母戴妫生了桓公,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。
公子州吁,嬖人之子也,莊公嬖妾,生子名曰州吁。賤而得幸日嬖。有寵而好去聲兵,母嬖故有寵。「寵」字是一篇主腦,伏下「六逆」禍根。公弗禁。以寵故弗禁。莊姜惡烏故反之。縱其好兵,必致禍,故惡之。○以上敘莊姜賢美而不見答,所寵者乃嬖人之子州吁,衛國之禍自此始矣,以起下文。
公子州吁,是受宠爱的妃子生的儿子,受到宠爱并且喜好军事,庄公不加制止。庄姜讨厌他。
石碏鵲。○衛大夫。諫曰:「臣聞愛子,教之以義方,弗納於邪。方,矩則也。易曰:「義以方外」。納,使之入也。邪者,義之反,指好兵言。驕、奢、淫、佚,所自邪也。四者之來,寵祿過也。驕、奢、淫、佚,乃邪之所自起。而所以有此四者,由寵祿之過。祿者,寵之實也。○以上推言寵之流弊,適所以納子於邪,實非愛子也。將立州吁,乃定之矣;先拗一筆。若猶未也,階之爲禍。不定其位,勢必緣寵而爲禍。○四句,與「欲與大叔」數句,筆法相同。夫扶寵而不驕,驕而能降,降而不憾,憾而能眕軫者,鮮去聲矣。眕,安重貌。言寵愛而不驕肆,驕肆而能降心,降心而不怨恨,怨恨而能安重,如此者少也。○此就人常情上,申言所自邪之義,以明州吁之必爲禍也。且夫以下推開一步,就莊姜、桓公與嬖人、州吁,兩兩相對說。賤妨貴,以爵言。少去聲陵長,掌。○以齒言。遠間去聲親,以地言。新間舊,以情言。小加大,以勢言。淫破義,以德言。所謂六逆也。此六者,皆逆理之事。君義,臣行,以在國言。父慈,子孝,兄愛,弟敬,以在家言。所謂六順也。此六者,皆順理之事。去順效逆,今寵州吁,其於六逆,則賤妨貴,少陵長;其於六順,則弟不敬。是去順而效逆矣。所以速禍也。君人者,將禍是務去,而速之,無乃不可乎?」兩「禍」字,應前「階之爲禍」。「君人」以下十六字,一氣三轉,詞意愷切。弗聽。莊公不聽。
石碏进谏说:「我听说爱护儿子,应该用正义的方法教导他,不让他走入邪道。骄傲、奢侈、淫逸、放纵,这些都是邪道的根源。这四种恶习的产生,都是由于宠爱和赏赐过度。如果将要立州吁为太子,那就确定他的地位吧;如果还没有这样做,就会成为祸害的阶梯。受到宠爱而不骄傲,骄傲而能够降心,降心而不怨恨,怨恨而能安重的人,是很少的。况且卑贱的妨害尊贵的,年少的欺凌年长的,疏远的离间亲近的,新来的离间旧人,小的压过大的,淫邪破坏正义,这就是所谓的六逆。君主仁义,臣子奉行,父亲慈爱,儿子孝顺,兄长友爱,弟弟恭敬,这就是所谓的六顺。舍弃顺理而效法逆理,这是招致祸患的原因。作为君主,本来应该致力于除去祸患,却反而加速它的到来,这不是不可以的吗?」庄公不听。
其子厚與州吁遊,禁之,應弗禁。不可。石厚不聽。桓公立,乃老。謂告老致仕。○夫以石碏之賢,諫既不行於君,令復不行於子,命也。夫其見幾而作,不侯終日,智矣哉。
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交往,石碏禁止他,但石厚不听。桓公即位后,石碏就告老退休了。
「寵」字乃此篇始終關鍵。自古寵子未有不驕,驕子未有不敗。石碏有見於此,故以教之義方爲愛子之法。是拔本塞源,而預絕其禍根也。莊公愎而弗圖,辨之不早,貽禍後嗣,嗚呼慘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