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古文選本如林,而所選之文若出一轍,蓋較學相傳,既爲輕車熟路,欲別加選錄,雖蹊徑一新,反多扞格。故是編所登者,亦仍諸選之舊。
古文选本多如林木,而所选的文章如出一辙,大概是因为学术传承的缘故,既然已经是熟门熟路,想要另外选录,虽然开辟新路,反而多有不合适的地方。所以这本选集所收录的,也仍然沿用各选本的经典篇目。
一、古文須評註兼有,方能豁然。若有注無評,或有評無注,譬若一人之身,知其有面目,而不知其有血脈;知其有血脈,而不知其有面目,可乎?是編字義典故,逐次註明,復另加評語,庶讀之者,明若觀火。
古文必须注解和评论兼备,才能让人豁然开朗。如果只有注解没有评论,或只有评论没有注解,就像一个人的身体,只知道他有面容,却不知道他有血脉;只知道他有血脉,却不知道他有面容,这样行吗?这本选集对字义典故逐一注明,又另外加上评语,让读者一目了然。
一、諸選各有妙解,頗多闊略,是當取其所長以補其不足,便成全璧。是編遍采名家舊注,參以己私,毫無遺漏。
各选本都有精妙见解,但大多粗疏简略,应当取其长处来补其不足,这样就成为完美的作品。这本选集广泛采用名家旧注,参考个人见解,毫无遗漏。
一、雜選古文,原爲初學設也。是編於艱奧須解者,固細加闡發;即目前便語,亦未嘗率意忽過,庶於初學有補。
编选古文,本来就是为初学者准备的。这本选集对于深奥难懂需要解释的地方,当然要详细阐发;即使是显而易见的通俗语句,也不曾随意忽略,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。
一、諸選本圈點外,或加角,或加小畫,雖各有取義,然初讀不能即曉,徒以眩目。是編但加圈點,蓋評註既詳,信口讀去,奧旨自明。又於圈下加一小圓點,以便句讀。
各选本除了圈点外,有的加角号,有的加小画,虽然各有用意,但是初读时不能立即明白,只是让人眼花缭乱罢了。这本选集只加圈点,因为评注已经很详细,可以随口读下去,深奥的要旨自然就明白了。又在圈下加一小圆点,方便断句。
一、是編註解字義典故畢,加一小圈,再下評語。又本文評語外,欲下總評,復加一小圈以別之,庶一覽便省。
这本选集注解字义典故完毕,加一小圈,再下评语。又在正文评语外,要下总评,又加一小圈来区别,使一览就省便。
一、字音今人頗多忽略,是編音聲無一字不注,且即注於本字之下,便於誦讀。
字音今人大多忽略,这本选集对音声没有一字不注,而且就注在本字之下,便于诵读。
一、字畫今人亦多不講究,余痛恨此病。是編樣本皆經手錄,不間晝夜寒暑,剖劂告峻,復嚴加校讎,誓不留一畫之訛,貽誤後人。
字画今人也多不讲究,我痛恨这个毛病。这本选集样本都经过手抄,不分昼夜寒暑,刻印完成,又严加校对,发誓不留一画的错误,贻误后人。
吳乘權謹識
吴乘权谨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