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束髮就學時,輒喜讀古人書傳。每縱觀大意,於源流得失之故,亦嘗探其要領。若乃析義理於精微之蘊,辯字句於毫髮之間,此衷蓋闕如也。
我束发求学的时候,就喜欢读古人的书传。每当纵观大意,对于源流得失的缘故,也曾经探索其要领。至于分析义理的精微意蕴,辨别字句的细微差别,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。
歲戊午,奉天子命撫八閩,會稽章子、習子,以古文課余子於三山之凌雲處。維時從子楚材,實左右之。楚材天性孝友,潛心力學,工舉業,尤好讀經史,於尋常講貫之外,別有會心。與從孫調侯,日以古學相砥礪。調侯奇偉倜儻,敦尚氣誼。本其家學,每思繼序前人而光大之。二子才器過人,下筆灑灑數千言無懈漫,蓋其得力於古者深矣。
戊午年,我奉天子之命治理八闽,会稽的章子、习子,在三山的凌云处用古文教导我的儿子。当时侄子楚材,实际上在旁协助。楚材天性孝顺友爱,潜心努力学习,擅长科举文章,尤其喜好读经史,在寻常讲解贯通之外,别有心得。与侄孙调侯,每日用古学相互砥砺。调侯奇伟潇洒,崇尚气节义理。根据他的家学,每每想要继承前人而发扬光大。楚材、调侯二人才能器量超过常人,下笔洋洋洒洒数千言没有松懈随意,大概他们从古学中得到的助力很深啊。
今年春,余統師雲中,寄身絕塞,不勝今昔聚散之感。二子寄余古文觀止一編。閱其選,簡而該,評註詳而不繁,其審音辨字,無不精切而確當。批閱數過,覺向時之所闕如者,今則辴然以喜矣。以此正蒙養而裨後學,厥功豈淺鮮哉!亟命付諸梨棗,而爲數語,以弁其首。
今年春天,我统领军队驻守云中,寄身边塞,不胜今昔聚散的感慨。楚材、调侯二人寄给我《古文观止》一编。阅读他们的选文,简明而完备,评注详细而不繁琐,他们审音辨字,无不精确贴切而恰当。批阅数遍,觉得从前所欠缺的,现在则豁然开朗而欣喜了。用这个来纠正启蒙教育并且帮助后学,这个功劳难道浅薄吗?急忙命令付诸刻印,而写几句话,作为卷首的序言。
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陽日愚伯興祚題
康熙三十四年五月端阳日愚伯兴祚题